close

  “並區實際是資源的整合,對蘿崗、黃埔未來的發展都有好處。”昨日,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主任、蘿崗區委書記駱蔚峰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說,蘿崗黃埔合併,有利於打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東部山水新城”,有利於兩區功能整合產業調整,有利於促進產城融合,把廣州東部建設成為生產、生活功能並重的新型城區。
  並區打造真正的“東部山水新城”
  南方日報:蘿崗黃埔合併成為新的黃埔區,對兩區優勢的發揮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駱蔚峰:這次行政區劃調整,是廣州市委、市政府著眼廣州長遠發展、立足於更好地發揮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輻射帶動作用、更好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作出的科學決策,無論是對於經濟功能區的發展,還是行政區的發展都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具體來講,一是有利於優化空間佈局,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這次區劃調整,通盤考慮了產業發展基礎、人口密度、城市空間框架等綜合因素。新的行政區劃架構有利於優化廣州城市空間佈局,增強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對廣州加快轉型升級,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是有利於集中資源,加快打造廣州東部山水新城。此次區劃調整加大了廣州東艙間資源的整合力度,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等各種資源力量推動廣州東部山水新城建設;有利於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把廣州東部建設成為生產、生活功能並重的新型城區。
  並區實際是資源的整合,對蘿崗、黃埔未來的發展都有好處。蘿崗面積有390多平方公里,地域大於黃埔,但是黃埔有比較長的岸線,蘿崗沒有這個,並區後兩地互相合作,整個區域體系更加完備。蘿崗有山少水,與黃埔合併後,能真正實現東部山水城概念。
  三是有利於功能整合,促進開發區和行政區協調發展。這次區劃調整重點推進了廣州東部經濟功能區和行政區的整合,契合了國家級開發區從單一經濟功能區向多功能城區發展的趨勢。經濟功能區和行政區的進一步整合,有利於政策、人才、項目等資源整合,實現經濟功能區和行政區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2014年知識城基礎設施進入快速建設年
  南方日報:作為廣東省、廣州市的重大發展戰略平臺,中新廣州知識城今年有何新動作
  駱蔚峰:去年,知識城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3億元,累計引進項目達到92個,金髮科技碳纖維、寶潔知識城等第一批產業項目投試產,南起步區內部路網全面貫通,鳳凰湖建成蓄水,第一批安置區建成並投入使用,知識城開發建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今年知識城基礎設施將進入快速建設年,我們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5億元,新增開發麵積8平方公里,推動知識城主城區、核心區形成框架。安置區、路網、市政基礎設施、生態項目都將全面推進。安置區將完成一期建設,動工建設九龍新城安置區二期、南安置區二期,在建安置區總面積達到近200萬平方米;道路交通主要是建設花莞高速、永九快速等主幹路網。
  知識城規划了十大專業園區,包括知識產權園區、高端智能裝備及檢驗檢測服務聚集區、騰飛科技園、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北部高端製造業園區、生命健康樞紐、協同創新和國際教育樞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環九龍湖商務區、鳳凰湖總部園區,這些都是很有前途的新興產業。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已在區內運營,廣東省知識產權服務集聚區等一批省級知識產權平臺也將確定進駐知識城。
  為高層次人才提供8項補貼
  南方日報:去年廣州市入選國家“千人計劃”的創業領軍人才共8人,其中有5個人都在蘿崗。蘿崗是如何打造“人才高地”的呢
  駱蔚峰:你掌握的這個信息很準確,我還可以告訴你,現在蘿崗已經聚集了兩院院士27名、國家“千人計劃”創業人才35名、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11個、廣東省領軍人才5名,吸引了2000多名海外留學人員前來創新創業。
  為了吸引人才來創業,我們利用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和廣州國際生物島“兩城一島”戰略發展平臺,先後建設了一批孵化器、公共技術服務區、科技企業加速器。通過健全科技投融資體制,由財政出資設立5000萬元的種子基金,面向創業初期的創新型投資;設立規模達到10億元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儘管我們自己跟自己比,在新引人才方面有不小的發展,但是跳出蘿崗看蘿崗,我們發現自己和國內一些先進城市還是有差距。區委組織部圍繞人才工作做了調研,今年將推出更好的政策。比如我們區有一個“高層次人才發展個人經費”,以前一年預算不到2000萬元,今年提高到6000萬元,滿足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三年內實現產業化,累計產值達到5000萬元以上)可以享受購房、交通、學術交流等八項補貼。針對高科技企業的骨幹人才和緊缺人才,我們也有“薪酬補貼”。
  打造一批億元樓宇破解土地緊約束
  南方日報:目前,土地日益成為區域發展的瓶頸,新項目引進及老項目增資擴產都需要有土地承載。到今年為止,廣州開發區也快有30年的歷史了,土地約束越來越緊。對解決這個問題,請問有什麼好辦法
  駱蔚峰:從根本上說,還是要走集約發展的路子,通過下大力氣盤活低效用地,積極“走出去”合作辦園,努力拓展發展空間。
  一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目前,蘿崗區還存在一部分低效用地企業,單位土地面積產值遠遠低於平均水平。對這些占地大、產值小的低效用地企業,產品和運營模式比較單一的,可以引導其利用“三舊”改造政策,通過改變用地功能等方式,發展標準廠房、孵化器等其他業態。
  二是創新土地開發模式。深圳、上海改變傳統的平面開發的老辦法,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加速服務經濟和總部經濟的集聚,走出了空間開發的新路子。比如上海張江,一棟樓宇產生的稅收超過我們占地上百萬平方米的企業。我們正在認真學習這些先進地區的經驗,打造一批億元樓宇,變平面發展為立體發展,實現在高價位上的土地再開發。
  三是探索合作辦園模式。蘇州工業園、上海漕河涇等開發區發展到一定階段,都開始與周邊地區合作辦園區,比如蘇州工業園先後在宿遷、南通等地建設了六個合作園。按照他們的經驗,項目投入3-5年後,就能在土地利用、統計指標、稅收分成等方面產生收益。目前,我們已經開始研究與省內周邊地區合作建設園區的有關事宜。
  超前規劃生活服務業配套避免出現樓盤“空心化”
  南方日報:蘿崗是廣州東部山水新城核心區,隨著居住人口越來越多,公共服務配套方面是許多生活在蘿崗區的人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今年在教育醫療交通等配套方面有什麼新利好
  駱蔚峰:總投資180億元的萬達、敏捷、綠地、奧園四大綜合體項目入駐蘿崗,給蘿崗“產城一體”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我們將充分發揮“三規合一”的統籌作用,從規劃和用地指標上,優先保障軌道交通、主幹路網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需求。同時,在徵用土地時,註重落實好農民留用地,這樣既可以利用留用地建設員工公寓,發展第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取信於民,為將來的城市發展創造寬鬆環境。
  和廣州一些老城區不同,蘿崗區缺少的主要不是就業崗位,而是缺少像老城區那樣便利和優質的公共服務設施條件。在規劃建設城市綜合體過程中,我們將超前考慮生活服務業配套,避免出現樓盤旺銷但缺乏人氣,實際居住率不高的現象。同時,著力改善西區、東區、永和等老區的公共交通,滿足企業職工、當地居民的出行需求。
  南方日報記者 曾妮  (原標題:“把廣州東部建為生產生活並重的新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c81wcahp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