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華偉
  14日,筆者收到美國朋友郵件,稱15日下午5點半,在休斯敦市中心有一個“摩天大樓”游覽項目,該項目是由民間草根組織“保護休斯敦”發起,收費10美元。說實話,筆者來了休斯敦這麼長時間,還真沒到市中心看過,於是決定參加該項目,瞧瞧休斯敦的摩天大樓到底都是什麼樣。
  15日下午,筆者和朋友驅車來到了市中心,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免費停車點。之後我們來到市中心的萊斯閣樓,“保護休斯敦”組織在大樓遮棚下麵設了一個工作台,出售門票,發放相關資料。現場已有三四十人在排隊買票領取資料。
  買完票後,按照先後次序,20個人一組,每一組由“保護休斯敦”委派兼職導游一名,所謂導游,也只是學習建築的學生或者對建築藝術感興趣的志願者而已。我們的導游戴夫·莫裡斯是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對建築感興趣,因此主動申請參與到了“保護休斯敦”行動中來。
  在正式游覽之前,每個人都拿到了一頁紙的活動內容簡介,上面有一份標有數字的簡易地圖,我們將在戴夫的帶領下,參觀市中心附近26座大大小小的“摩天大樓”,全部行程下來,需要2個小時左右。
  這些建築中年代最早的是建於1884年的棉花交易大樓,這座保存最早的“摩天大樓”事實上只有五層;最晚的則是建於1983年10月的美國銀行中心;最高的建築是完成於1981年,由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得州商務中心,該樓有75層,高達305.41米,是得克薩斯州最高建築,也是全美第13高樓。
  兩個小時的行程雖不長,但對筆者來說,卻收穫頗豐。此前,筆者從未意識到以石油和航天科技著名的休斯敦能跟建築藝術扯上什麼關係。但在戴夫的講解之下,對建築一竅不通的筆者也瞭解了這些建築的特點風格、時代背景和背後的歷史文化事件。比如,建於1884年的棉花交易大樓,反映了當時南方農業重地得克薩斯州棉花種植和交易的盛景。這座大樓保存完好,數次更新修複之後,現在是市政府一些部門的辦公大樓。其特點是窗戶高大,比正常大樓要高一半,原因就是為了照顧棉花交易商,增強室內採光,方便他們查看棉花質量,區分等級。
  組織該活動的“保護休斯敦”是一家非盈利性民間組織,成立於1978年,在一些愛護和保護歷史文化建築的人士倡議下成立,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捐贈,以及類似這次市中心摩天大樓之旅的收費項目。該組織成立的目的就是保護休斯敦地區的歷史文化建築,同時提高社區居民對建築的保護意識。他們認為,他們的努力就像流水跟石頭的關係,儘管進程緩慢,但是影響卻持久穩定。
  “保護休斯敦”組織雖然草根,但能量卻不小,要知道在其建立之前,休斯敦市沒有保護歷史文化建築的專門法律法規,也沒有政府認定的歷史文化保護區和地標建築,對一些歷史建築遷拆重建也是常有的事情。該組織成立之後,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推動休斯敦市出台有關保護歷史文化建築的法規。經過十幾年的努力,1995年休斯敦市終於出台了第一部保護歷史文化建築的法規。在之後的2005年和2011年,“保護休斯敦”又與兩任市長比爾懷特和安妮斯·帕克配合,對這項法規進行了重新修訂。這是“保護休斯敦”引以為豪的事情。
  “保護休斯敦”不只對摩天大樓感興趣,還有針對建於20世紀初的伍德蘭德民居、建於19世紀中葉的市政廣場等歷史建築的游覽項目。正是通過這些活動,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瞭解本地的建築及其背後的歷史。
  很多人可能覺得跟咱們的長城、故宮比起來,這些只有一兩百年曆史的建築實在太小兒科了,不過,不管是民間組織“保護休斯敦”,還是普通市民對本市“年輕”歷史的認真態度和實際行動,都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作者為美國萊斯大學訪問學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原標題:保護歷史建築草根組織功不可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c81wcahp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